NEWS

最新消息

首頁 > NEWS > 【火場逃生必備知識】認識6大火災逃生設備以及使用方法
火場逃生
08.Dec.2022

【火場逃生必備知識】認識6大火災逃生設備以及使用方法

1. 火災逃生準則:

於火災甫萌發自身安全無虞(最重要!),可先行以滅火器或室內消防栓進行滅火以降低財物損害。
若無法滅火或是或是火勢過大,則就地躲藏或是循安全路徑逃生。
延伸閱讀:【火場逃生原則與要領】建議使用防災產品保命



 

2. 常見火災逃生設備-滅火器:

使用滅火器前應先確保安全退路再前往滅火,若發現火勢擴大或滅火失敗時,應立即退往安全退路並關上門以防止火勢及濃煙擴散。

注意!!
油鍋起火(B類火災)時應先用鍋蓋覆蓋,並關閉瓦斯爐。仍然無法熄滅才使用滅火器。
電氣火災(C類火災)用水滅火可能造成漏電,應使用乾粉滅火器。

滅火器操作方式(口訣:拉瞄壓掃):
【拉】插梢→【瞄】火源→【壓】把柄→【掃】火源左右噴灑

 
bc40fcaf-f7ab-4e67-ac95-97479f8b147e


 

3. 常見火災逃生設備-消防栓:

因一般建築物內部之可燃物品仍屬木材、紙張、綿紗、布料、塑膠類等物質為主(A類火災),因此一旦火勢擴大延燒至室內其他物品,可使用室內消防栓藉由水的冷卻作用,達到滅火效果。
其他類火災部分如涉及特殊場所如室內停車場(A或B類火災)、電信機房、發電機室(C類火災)…等場所,仍應依其實際使用狀況,依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就水霧、泡沫、乾粉或二氧化碳滅火設備等選擇設置。
室內消防栓瞄子具直線、水霧兩用之功能,一般救災時,如果直接看到火點,可使用直線水柱撲滅火源;如果濃煙密佈,可使用水霧排煙,同時亦有降溫及防護的功效。

 

室內消防栓操作方式

(口訣:按開拿拉轉):
【按】警鈴→【開】消防栓【拿】瞄子並將水帶接頭連結→
【拉】水帶→【轉】開水閥出水

拉出水帶時須注意接頭是否牢固、水帶無打結或纏繞。射水時小心反作用力務必緊握並同時轉動瞄子,以水霧方式接近火點,再轉成水柱方式撲滅火災。

 
2900a96e-fc2e-4a26-9808-136f37133c6a


 

4. 常見火災逃生設備-滅火毯:

早期滅火除了滅火器或是消防栓以外,也能使用寧威滅火毯。
 
滅火毯主圖使用前後加框_定稿拷貝-1

寧威滅火毯為防火耐高溫的柔軟毯子。可直接蓋於小型火源上隔絕空氣以撲滅火焰,或是披在身上逃生避免被火焰直接灼傷!
 
極限氧指數(LOI值)為紡織品防火程度指標之一,越高代表此材質越難被燃燒,標檢局認定的難燃材質標準為LOI>27%。寧威滅火毯經測試LOI>50%,遠超難燃的程度!
並且同時符合CNS紡織品防焰的標準:CNS 7614、CNS 10285、ASTM D2863...等

寧威滅火毯除了使用於早期滅火跟護身逃生以外,亦可用於儀器隔熱,電焊時阻隔火花噴濺,甚至是地震時阻擋掉落物…等。用途廣泛!

滅火毯4副圖_定稿拷貝-2

寧威滅火毯產品頁



 

5. 常見火災逃生設備-引導燈具(避難方向指示燈、出口標示燈):

在無法滅火必須離開現在位置進行逃生時,避難方向指示燈及出口標示燈為緊急時逃生路徑的參考,
 

避難方向指示燈:(白底+綠字/圖形)


設置於室內避難路徑、開闊場所及走廊,指引避難出口之方向
 
避難方向燈

 

出口標示燈:(綠底+白字/圖形)


顯示避難出口。火災發生時依循避難方向指示燈之方向移動,直至出口標示燈所在處即是避難出口。
 
緊急出口燈



 

6. 常見火災逃生設備-防煙防火面罩: 

火場中最危險的不是火焰,而是濃煙。濃煙的高溫不但會使呼吸道受傷,有害氣體更會造成噁心暈眩,甚至昏迷。根據美國的統計,60%~80%的火場罹難者死因是吸入濃煙的傷害!因此在火場逃生中,如何避免濃煙的傷害是非常重要的。在走廊行進間可壓低身體盡量減少與濃煙接觸。

此外,若是有寧威防煙頭罩可以戴上!寧威防煙頭罩由耐高溫的材質為主體,並且附有能過濾濃煙之裝置。能夠從火場濃煙中保護使用者在火場,提高安全生存的機會!
寧威防煙頭罩之耐溫與過濾效能,皆經過各個公信力機關做出檢驗,品質有保證。備有過往實際使用者的無傷亡紀錄,此外也保有產物險並連續十年無理賠證明!

相關產品頁面:
寧威防煙頭罩PSM-01以及其隨身包型
寧威防煙頭罩PSM-EX
寧威防煙頭罩PSM-AL
寧威防煙頭罩PSM-CO




 

7. 常見火災逃生設備-緩降機:

依我國消防法規,建築物之2樓至10樓每樓層皆應設置緩降機。高樓火場逃生時應優先以建築本身的安全梯或樓梯為主要路線,若遭到火勢或濃煙侵襲致無法利用且亦無法前往相對安全的空間避難時,才使用緩降機等避難器具進行逃生。 

緩降機操作方式(口訣:掛丟套束推)
展開固定架,取出緩降機並將掛鈎【掛】在固定架鈎環上→
從窗口【丟】下輪盤,確認下方沒有障礙物阻擋→
將安全帶【套】於腋下→
將束帶【束】至胸口→攀出牆外,身體面向牆面→
雙手輕【推】牆壁。
落地後,將繩索另一端之載具套環束帶拉至頂端,以利下一位人員操作。


mLevWOg4GY_131840802296362203




參考資料_​圖文引用自網路 若有侵權請告知移除
內政部消防署消防防災館
中華民國消防安全協會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
內政部消防署消防法令
恩主公醫院醫訊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何謂LOI

其他相關訊息